欢迎进入上海安科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覆盖能碳监测到优化,安科瑞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助力浙江园区零碳转型

覆盖能碳监测到优化,安科瑞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助力浙江园区零碳转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点击量:10

1.政策背景

11月6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工业和服务业两大类,其中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工业产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由6类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服务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由5类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构成。

浙江省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

1 

注: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工业产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

2 浙江省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

2 

注: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服务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

2.基本要求

级零碳园区建设主体为列入《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名单(2021年版)》名单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视情可拓展至近年来新建设的、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复的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省级零碳园区建设范围可为园区整体,也可为“园中园”。以“园中园”形式申报的,需有明确的四至边界,建设和管理由所在园区管理机构或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

1)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

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0.4吨/吨标准煤(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等于10万吨标准煤)。能源供给零碳: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0%;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40%。能效引*减碳: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二级能耗限额标准以上或优于行业平均20%以上;工业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60%。产业发展低碳: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工厂占比≥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5%。基础设施降碳:园区清洁运输比例≥80%;园区内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50%。运营管理控碳:建立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建立碳计量体系。

2)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

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0.4吨/吨标准煤(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等于1万吨标准煤)。能源供给零碳: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5%;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30%。交通设施低碳:停车场新能源补能设施配置率≥30%;园区公共服务新能源汽车占比≥80%。建筑节能降碳:园区内新建民用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40%;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50%。运营管理控碳:建立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

3.园区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浙江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正式落地,园区绿色转型从 “自愿探索” 迈入 “标准引*” 的规范化新阶段。对于园区及入驻企业而言,如何精准对标省级要求,打通能碳管理的全流程链路,实现减排目标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亟待破解的核心命题。安科瑞数字化零碳管理方案,以 “能碳监测 - 数据分析 - 智能优化” 的全链条能力,为浙江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可落地、可量化的转型路径。

4.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安科瑞 “源网荷储充” 方案以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为核心目标,通过整合 “分布式能源发电(源)、能源网络传输(网)、多元负荷管理(荷)、储能系统调峰(储)、新能源汽车充电(充)” 五大关键环节,构建起园区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完*契合政策对园区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图片6 

在 “源” 端,方案支持分布式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入与灵活调度。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分布式能源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光伏电站、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精准计量发电量与上网电量,不仅助力园区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响应政策中 “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低于 30%” 的要求,还能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发电计划,*大化利用清洁电力,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图片3-1 

6 

 

“网” 端作为能源传输的关键纽带,安科瑞采用智能电力监控与能效管理系统,实现对园区配电网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与动态调整。系统可精准捕捉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关键参数,及时发现线路损耗过高、设备过载等问题,并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负荷转移与电网优化,有效提升园区电网的稳定性与能效水平。这一举措不仅符合政策中 “加强园区电网智能化改造,降低线损率至 5% 以下” 的要求,还能为后续 “源”“荷”“储”“充” 的协同运行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撑,避免因电网波动导致的能源浪费与安全隐患。

图片4 

图片6 

在 “荷” 端管理上,安科瑞创新性地推出 “需求侧响应 + 能效优化” 双驱动模式。通过对园区内工业生产负荷、商业建筑负荷、公共设施负荷等进行分类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可根据能源供需情况与电价政策,自动调整高耗能设备的运行时间,引导负荷 “错峰用电、移峰填谷”。

4 

图片7png 

“储” 能系统作为平衡能源供需的 “缓冲器”,是安科瑞 “源网荷储充” 方案的核心环节之一。方案采用 “集中式 + 分布式” 储能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式储能主要用于平抑园区整体负荷波动、参与电网调峰,分布式储能则就近服务于局部负荷与可再生能源消纳。

图片5 

 

10 

 

三、典型硬件选型

(1)监测治理产品

18 

(3)微电网协调控制器

21 

 

2223 

ACCU-100

微电网协调控制器

 

接口参数:8路485串口,2路CAN,1*HDMI,4*千兆网口,6路DI,6路DO,4G+GPS

策略管理:防逆流、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有功/无功控制、光储协调等,并支持策略定制;

系统安全:基于不可信模型设计的用户权限,防止非法用户侵入;基于数据加密与数据安全验证技术,采用数据标定与防篡改机制,实现数据固证和可追溯;

运行安全:采集分析包括电池、温控及消防在内的全站信号与测量数据,实现运行安全预警预测。

(3)充电桩

24 

5.结语

零碳园区建设不是 “选择题”,而是浙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必答题”。安科瑞凭借十余年能源数字化管理经验,深度适配浙江省级标准要求,以全链条、数智化的零碳管理方案,为园区及企业提供从合规达标到价值升级的全周期服务。未来,安科瑞将持续深耕数字化零碳技术创新,助力更多浙江园区打通 “监测 - 分析 - 优化” 的转型链路,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跑出 “加速度”

Baidu
map